航運市場低迷為拆船帶來需求
據華爾街日報報道,當航運業(yè)為熬過歷史性衰退奮斗時,拆船業(yè)卻迎來了日益增長的需求。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使航運業(yè)經歷最長低迷期。因運力超過需求約30%,今年新船訂單下降創(chuàng)出新紀錄。據英國VesselsValue提供的信息,在截至去年的五年里,船東每年平均訂購船舶1450條,而今年截至上月只有293條。
今年約有1000條總載重噸達5200萬噸的船舶將被拖上海灘拆解出售為廢鐵,這是僅次于2012年所創(chuàng)造的6100萬載重噸紀錄。航運業(yè)更深層次低迷跡象是承運人正在廢棄越來越低齡的船舶,船只通常約在30年船齡時面臨回收,但現在船舶報廢平均年齡大約是15年。
德路里集裝箱分析師預計,450,000TEU集裝箱船運力將首次在一年內拆解,因目前集裝箱船裝載率實在太低了。德路里稱,約150條集裝箱船將在2016年報廢,但對整個行業(yè)來說還不夠。馬士基航運公司在2月份聲稱其將拆解更多船只,因此開始使用沿印度阿蘭德海灘的4家經歐盟認證的船廠來拆解。
過去拆解一條船獲得的收益通常相當于新船價格的四分之一。但鋼材價格的下跌削減了新船價格平均10%-15%的回報率。南亞拆船廠每年回收的船只占全球75%,其余的進入中國和土耳其。